关于制定2025年度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作计划的通知
- 发布日期:
2025-05-13 - 来源:
- 访问量:1
宿工信发〔2025〕23号
关于制定2025年度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
制造业基地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县(区)工信局,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经发局(招商与经发局):
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宿政发〔2024〕15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现制定2025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实施优势群链培育行动。大力推进新一轮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绿色食品、新材料、机电装备产业2025年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1000亿元、720亿元。
(二)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聚焦优势群链,推进首台(套)重大装备研发应用,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力争省首台(套)重大装备5个。
(三)实施产业高端跃升行动。大力推动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力争实施设备投资超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200个,实施去产能项目20个。
(四)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深化行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新增通过贯标企业20户。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提升,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80个。
(五)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强化安全集约发展。力争创建省级绿色工厂10户。
(六)实施企业方阵壮大行动。重点培育一批技术密集、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优质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力争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00户。
二、工作要求
(一)加大推进力度。请各地对照2025年工作目标分解表(附件1)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附件2),结合本地实际,研究细化工作推进方案。
(二)强化服务保障。围绕打造“宿迁帮办”服务品牌,全力保障企业生产要素供给。落实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动态、问题诉求,着力解决企业难题。
(三)加强跟踪推进。围绕年度工作目标,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常态化跟踪,汇总梳理工作成效,全力推进工作落实。
附件:1. 2025年度全市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工
作目标分解表
2. 2025年度全市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重
点工作任务清单
宿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5月13日
宿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 2025年5月13日印发
附件1
2025年度全市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作目标分解表
地区 |
优势群链 |
科技创新引领行动 |
产业高端跃升行动 |
“智改数转网联”行动 |
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
企业方阵壮大行动 |
|||||||||||||
绿色食品产业产值 |
新材料产业产值 |
机电装备产业产值 |
实施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项) |
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个) |
省首台(套)重大装备 |
实施设备投资超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 |
当年竣工设备投资超千万技改项目 |
去产能项目(个) |
新增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评定企业 |
数字化转型项目 |
标识解析注册接入企业(户) |
省级绿色工厂(户) |
新增开票销售超十亿元企业(户) |
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户) |
新增(含复核)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户) |
新增(含复核)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新增(含复核)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户) |
净增规上工业企业(户) |
|
全 市 |
1000 |
1000 |
720 |
300 |
19 |
5 |
200 |
140 |
20 |
20 |
80 |
500 |
10 |
10 |
415 |
152 |
19(15+4) |
8 |
300 |
沭阳县 |
55 |
422 |
109 |
60 |
4 |
1 |
45 |
30 |
4 |
6 |
21 |
130 |
— |
2 |
147 |
31(20+11) |
4 |
2 |
98 |
泗阳县 |
59 |
57 |
50.6 |
50 |
3 |
1 |
35 |
25 |
4 |
4 |
15 |
95 |
— |
2 |
69 |
25 |
2 |
1 |
57 |
泗洪县 |
178 |
116 |
111 |
50 |
3 |
1 |
35 |
25 |
4 |
4 |
15 |
95 |
— |
2 |
134 |
22 |
2 |
1 |
57 |
宿豫区 |
106 |
230 |
102 |
55 |
2 |
1 |
35 |
25 |
4 |
2 |
11 |
70 |
— |
2 |
14 |
28 |
4 |
2 |
33 |
宿城区 |
52 |
24 |
74 |
50 |
2 |
1 |
35 |
25 |
4 |
2 |
11 |
70 |
— |
1 |
15 |
27 |
2 |
1 |
31 |
市经开区 |
96 |
35 |
115 |
23 |
2 |
— |
10 |
7 |
1 |
2 |
4 |
25 |
— |
1 |
23 |
12 |
2 |
1 |
18 |
湖滨新区 |
18 |
108 |
0.4 |
4 |
1 |
— |
1 |
1 |
— |
— |
1 |
5 |
— |
— |
8 |
2 |
1 |
— |
2 |
苏宿园区 |
— |
5 |
158 |
3 |
1 |
— |
3 |
1 |
— |
— |
1 |
5 |
— |
— |
3 |
4 |
1 |
— |
2 |
洋河新区 |
4 |
3 |
— |
5 |
1 |
— |
1 |
1 |
— |
— |
1 |
5 |
— |
— |
2 |
1 |
1 |
— |
2 |
附件2
2025年度全市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重点工作 |
主要任务 |
序号 |
具体任务内容 |
牵头实施单位 |
优势群链培育行动 |
强化集群梯度培育 |
1 |
全面融入省“1650”产业体系,建立集群重点骨干企业库。大力推进新一轮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产业结构升级、创新能力提升等七大行动,推动绿色食品、新材料、机电装备产业2025年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1000亿元、720亿元。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构筑特色优势产业 |
2 |
聚焦酿造、激光、膜材料等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落实产业支持政策,鼓励重大项目引建,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提升重点产业链质态 |
3 |
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建设市域工业品供需对接线上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分工合作,全力疏通产业链上下游“断点”“堵点”。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4 |
围绕膜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和激光光电等产业链,推动人才科技项目招引,支持产业链重点企业做优做强。开展产学研对接,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支持企业柔性引进人才。 |
市科学技术局 |
||
实施科技创新引领 行动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5 |
聚焦重点产业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向科技型企业开展政策集中培训,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0项以上。 |
市科学技术局 |
推进技术装备攻关 |
6 |
聚焦优势群链,推进首台(套)重大装备研发应用,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力争省首台(套)重大装备5个。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7 |
实施科技重点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力争全年支持重点研发及成果转化项目10项,集中力量突破一批产业创新关键核心技术。 |
市科学技术局 |
||
建设重大科创平台 |
8 |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和新型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在宿迁设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力争新增新型研发机构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不少于2个。 |
市科学技术局 |
|
实施产业高端跃升 行动 |
加速传统产业焕新 |
9 |
大力推动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力争实施设备投资超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200个,实施去产能项目20个。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深化行动 |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
10 |
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新增通过贯标企业20户。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提升,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80个。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
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 |
11 |
将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列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指南,支持企业开展研发。 |
市科学技术局 |
强化安全集约发展 |
12 |
鼓励企业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做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实施企业方阵壮大 行动 |
加快培育百亿龙头企业 |
13 |
力争新增销售超十亿元企业10户。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做强专精特新企业 |
14 |
重点培育一批技术密集、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优质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力争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00户。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