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惠企政策专栏

《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解读

  • 发布日期: 2022-09-16
  • 来源:
  • 访问量:1

《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解读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商务厅、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共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为做好《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政策措施》制定背景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省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也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多年来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2.4%、 35.6%,还拥有恒力、盛虹、海澜、阳光、红豆、波司登等一批骨干企业。与此同时,我省纺织服装产业还面临创意设计能力不强、自主品牌不多、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招工难招工贵等问题短板,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对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链稳定发展、加强品牌建设进行专题部署,提出明确工作要求。根据工作部署,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商务厅、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和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等5市,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认真开展了《政策措施》制定工作,并与国家政策导向相衔接,吸收了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促进化纤工业、产业用纺织品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和工信部《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相关内容。

二、《政策措施》总体思路《政策措施》立足我省实际,明确全省纺织服装产业目标定位和发展重点,集成部门、地方政策,合力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突出国际先进,加快培育世界级高端纺织集群。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统筹考虑大中小企业、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发展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提升纤维新材料、先进纺织制品、创意设计、知名品牌等发展水平,打造综合实力国际先进的高端纺织集群。(二)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存在的创意设计能力不强、自主品牌不多、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不够、招工难招工贵等等问题短板,提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导向,进一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注重政策协同,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服务和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环境。

三、《政策措施》主要内容

《若干政策措施》从培育世界级高端纺织集群、高端化发展、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品牌化发展、国际化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七个方面提出24条具体工作举措。

(一)以国际先进为定位,培育世界级高端纺织集群。一是引导产业优化升级。主要是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提升纤维新材料、先进纺织制品、创意设计、知名品牌等发展水平,打造综合实力国际先进的高端纺织集群。二是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发挥化学纤维、品牌服装等产业强链专班作用,积极引导企业锻长板、补短板,加强资源、技术、装备支撑保障,全面提升从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到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机械的全产业链发展水平。三是培育知名企业。主要是引导化纤、服装家纺、纺织机械等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中小企业瞄准面料、纱线、装备等细分市场提升能力,促进制造与服务深入融合。到2025年底,全省培育5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要是围绕纤维新材料、纺织绿色制造、先进纺织制品、纺织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支持用户单位、配套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技术(装备)攻关。二是加大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鼓励纺纱、织造、服装、家纺等企业积极应用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好的环境友好型纤维新品种,推动产业用纺织品企业深化跨行业交流合作,发布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三是加快建设创新平台体系。推进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品试验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标准化组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高新技术企业等。

(三)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推广数字化研发设计。主要是培育数字化研发设计平台,支持省属企业牵头建设纺织服装设计联盟中心,到2025年底,全省培育4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引导企业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研发设计、创意设计水平。二是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主要是引导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装备开展智能化改造,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品质保障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到2025年底,全省培育200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0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15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三是提升供应链智慧管理水平。主要是推动企业建设可视化、移动化、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引导企业加快发展智慧营销、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四是加大智能制造服务商培育力度。主要是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夯实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网络设施及安全等基础支撑。

(四)以节能降耗为导向,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一是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通过推广先进无水少水加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减排技术,降低能耗水耗水平。支持重点用能企业建立能源管控中心,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提升纺织服装绿色制造水平。引导纺织服装企业节能减污、低碳绿色发展,到2025年底,全省培育100家省级绿色工厂。加强印染等重点领域行业规范管理,依法依规淘汰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三是加快构建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主要是鼓励相关生产企业建立回收利用体系,引导支持纺织企业特别是品牌企业使用再生纤维及制品。

(五)以质量提升为牵引,推动产业品牌化发展。一是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全省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全覆盖,全省累计培育100江苏精品。鼓励企业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二是推进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支持企业提升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推动传统文化与国潮风尚、现代时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丝绸等江苏特色的品牌发展水平。三是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支持纺织服装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品牌日紫金奖服装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支持各地积极创建区域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以市场开拓为方向,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一是拓展国内消费市场。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参加苏新消费四季主题系列促进活动,支持广泛应用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等拓展线上营销渠道。二是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企业积极应用海外仓拓展市场、扩大出口,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断提升纺织服装国际市场份额。三是推进纺织国际产能合作。引导企业抓住RCEP实施的机遇,巩固产业链关键环节,优化海外生产加工布局,实现走出去引进来相互促进。

(七)以强化服务为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发挥财政激励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对纺织服装产业领域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纺织服装企业贷款力度,支持融资担保、出口信用保险等公司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三是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纺织服装企业可申请缓缴三项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实行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和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等减税降费政策。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产业人才调研,根据人才需求优化人供给。根据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积极帮助企业引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高层次人才。推进纺织服装企业与学校开展全方位合作,支持技工院校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向社会提供相关技能培训服务。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五是优化营商发展环境。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和商标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强化纺织服装企业信用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