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化建设

2021年1-10月份全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5G网络建设工作情况通报

  • 发布日期: 2021-12-06
  • 来源:
  • 访问量:1

今年以来,市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决策部署,全面落实“5321”工程数字转型提升行动重点任务,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取得较好进展。现将有关情况通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加快推进星级千企上云新增省三星级以上上云企业533户,其中规上企业470户,完成年度目标157%

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一是组织申报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宿豫区北斗星通已通过省标杆工厂资料评审、专户答辩、现场核查,评定公示等环节。组织洋河股份、蒙牛乳业、海天醋业等3户企业申报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二是组织市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认定。认定蒙牛乳业宿迁有限公司等21户企业为2021年度宿迁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实施两化融合本质贯标。组织全市193户具有一定数字化基础的企业登录工信部两化融合咨询评估平台开展线上自评估、自诊断。7户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认定完成年度目标17.5%四是推进标识解析节点建设应用。5月份宿迁二级节点上线,专题召开推进会,标识注册量、解析量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已接入平台企业302户,标识注册量7.1亿,解析量6.5亿。

    (三)积极组织开展辅导诊断活动。下半年,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遴选忽米工业互联网、粒聚智能科技等4家专业服务机构,对我市20户主导产业头部企业的数字化情况开展辅导诊断,帮助企业梳理数字化转型工作基础,发现企业在基础技术,制造执行系统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出改造提升的措施建议。

(四)大力推进5G网络建设与应用。全市新开通5G基站1561个,完成全年目标78%。推动5G+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沭阳睿甲金属、沪江线业、虞美人纺织,泗阳迈迪康医疗、东滢服饰、捷锋帽业,泗洪斯迪克、永达电源、波司登,宿豫阿尔法药业,宿城恒力集团,经开区东贝机电,湖滨双星彩塑等13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启动实施。

(五)营造良好发展生态。一是推进优秀服务机构对接、招引工作。积极招引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我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先后邀请海尔卡奥斯、徐工信息、阿里云、忽米工业互联网等4户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致景科技、汇川技术、无锡瀚云等特色行业类优秀服务机构到我市开展合作。邀请双创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平台赛摩智能专家到我市参加企业户沙龙活动。二是推进企业CIO联盟筹建。搭建企业信息化人才交流平台,上半年各县区陆续启动联盟筹建工作,目前已有200余位CIO递交报名材料。三是完善政策支持。出台《宿迁市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对工业互联网建设、数字化改造、星级上云、两化融合贯标、标识解析节点建设应用等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龙头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对标一县区一平台、一行业一平台的发展要求,部分县区在引导推动本地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引入双跨类、特色行业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上进展较慢,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平台和标杆工厂)在各县区分布也不均衡。目前全市建成洋河股份、金牌橱柜、德华纺织4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洋河股份、苏讯新材料、北斗星通等3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星级上云质量不高。今年创成的星级上云企业多为基础业务上云的三星级上云企业,占上云企业总数的78%。而实施数据和设备上云的四星级、五星级上云企业仅占22%,其中五星级上云企业仅有卡拉扬商务、苏讯新材料、康顺磁性器材3户,星级上云企业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两化融合贯标推进缓慢上半年,全市193户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平均得分为58.58分。由于部分企业对该项工作认识不到位,自评估工作多由公司办公室、财务等非信息化相关人员填报,存在随意填报现象,不能准确反映企业信息化现状。开展两化融合贯标认定企业,全年目标40户,截至目前仅有7户企业通过贯标认定完成率仅为17.5%

四是5G融合应用推进缓慢。目前我市5G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在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有待拓展深化,尚未形成较强带动效应。“5G+工业互联网项目多处于建设阶段,完工、形成示范的项目欠缺,5G在远程操控、设备协同、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场景还不多。

三、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先行区的决策部署,重点围绕“6+3+X”制造业产业体系和20条重点产业链,实施龙头带动、百企示范、千企上云工程,全力推动全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工作目标

创建200户星级上云企业,力争创建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4个,评定市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0个左右,新建开通5G基站2000个,实施“5G+工业互联网项目不少于10个,大数据+”产业全年产值增长15%以上。

(二)重点工作

1. 实施龙头带动工程一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探索推进一县区一平台、一行业一平台培育工作。推动酿造、化学纤维、智能家电、高端家居等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创建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努力实现各县区都有工业互联网平台。每季度,分产业组织先进企业学习考察活动,深化产业链供需对接。二是推进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3月份,围绕已创成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企业,组织申报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力争创建省标杆工厂2个。10月份,遴选认定市级标杆工厂10个左右,进行梯度培育,树立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灯塔三是加快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加快推进洋河股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组织企业对接应用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全年力争二级节点接入企业不少于100户,标识注册量1亿以上。四是推进产业链企业上平台6月份,组织现场考察学习活动,推动50户以上中小企业对接应用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平台线上采购、仓储集拼、分销流通、供应链金融等功能,主动融入大企业、行业产业供应链体系。

2. 实施百企示范工程。一是推动实施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以产业链头部企业为重点,围绕传统装备联网、生产工艺优化、进度智能管控、能源效率优化等环节,调度实施数字化改造提升重点项目50个以上,打造覆盖20条产业链细分行业的数字化应用示范企业。二是组织两化深度融合咨询诊断。7月份,聚焦省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五星级上云3个创新方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遴选优秀服务机构对有数字化改造意向的20家产业链头部企业数字化情况进行咨询诊断。以诊断服务为引领,推动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三是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4月份,以全市规上企业为重点,组织引导企业登录江苏省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开展线上评估诊断。5月份,以20条产业链头部企业为重点,组织咨询机构与重点企业结对子,开展贯标2.0宣贯和专题培训等活动。四是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聚焦设备协同、辅助装配、质量检测、智能理货、环境监测等5G典型应用场景,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与专业服务机构、通信运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施“5G+工业互联网项目10个以上。

3. 实施千企上云工程一是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是实现星级上云的前提和基础。要推动企业应用云化软件系统,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人、财、物、事等企业资源管理功能,实现业务上云。引导企业通过嵌入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数字化技术改造非数字化装备,突出推进企业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加快数控技术应用推广和数控设备联网集成,实现数据上云和设备上云二是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以规上企业为重点,3月份开始,在各县区分别组织开展分产业、分行业、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转型培训活动,推动服务机构与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上云意识,引导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实现深度上云三是提升企业上云实效。有效整合工信部门、工业企业、服务机构三方力量,深入企业一线,聚焦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改造和上云产品,一企一策形成数字化改造方案,通过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体现上云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