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关于印发《推进全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索引号 014319573/2021-00049 分类 规划计划   其他    通知
发布机构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公开日期 2021-05-24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关于印发《推进全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宿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宿工信202149




                           

关于印发《推进全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

各县(区)工信局,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经发局(招商与经发局):

现将《推进全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宿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524

推进全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

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的决策部署,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制定本计划。

一、主要目标

围绕全市“6+3+X”制造业产业体系和20条重点产业链,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实施龙头带动、百企智造、千企上云、万企联网工程,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努力提高企业互联网化水平和制造智能化水平,塑造宿迁工业竞争新优势。力争2023年,全市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62工业互联网在产业链头部企业的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普遍应用创新示范应用不断涌现,数字化智能化生态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规上企业星级上云率、两化融合贯标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大幅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龙头带动工程,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连接融合起来,实现跨设备、跨系统、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实现企业信息系统集成。

1. 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探索一行业一平台培育,重点推动晶硅光伏、材料、纺织服装、智能家电、高端家居、半固态成形制造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平台带动产业链资源有效协同,深化产业链供需对接。至 2023 年,力争创建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5

2. 推进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鼓励引导产业链重点企业应用全国跨行业、跨领域和特色行业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平台实现制造系统优化和生产模式创新,主动融入产业链体系,培育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 C2M 数字工厂树立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灯塔2023年,培育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超过30

3. 推进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和推广应用引导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连节点、用标识,深化标识在设计、生产、服务等环节应用,扩大标识注册规模、标识解析量和创新应用深度。至2023年,力争接入企业超过100户,标识注册量2亿以上。

4. 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重点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与基础通信企业、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展深度合作,推动5G应用从外围视频监控、巡检安防、物流配送等辅助环节向设计研发、加工装配、生产控制、质量检测、安全生产等核心生产环节渗透、加快推动典型场景应用,实施“5G+工业互联网”融合。遴选“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的优秀案例,打造可复制的样板工程和典型场景,努力形成 5G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至2023年,力争实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30个以上。

(二)实施百企智造工程,推动产业链头部企业示范引领数据驱动、智造赋能的新路径。以诊断服务为引领,以推动两化融合贯标和数字化改造项目为抓手,推进产业链数百家头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努力打造细分行业的数字化应用示范企业。

5. 开展智能化数字化咨询诊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聚焦智能工厂(车间)、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五星级上云等创新方向,每年100户产业链头部企业进行咨询诊断帮助企业打通数字化改造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并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6. 实施智能化数字化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企业采用智能装备、先进工艺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方式进行数字化改造,每年推动实施100个以上智能化、数字化重点项目,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

7. 建设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支持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电装备等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推广应用自动裁剪、智能吊挂、自动灌装、智能仓储、自动焊接涂装装配等智能装备,开展车间智能化改造,实现“设备互联、数据互换、过程互动、产业互融”,加快建设一批智能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示范作用强的智能车间。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综合运用设计生产、检验检测、仓储物流等智能装备、软件和控制系统,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智能工厂,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方向。2023年,力争推广应用先进机器人3000台以上,建成市级以上智能车间300个以上、智能工厂3户以上。

8. 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每年组织200户以上企业登录两化融合服务平台、“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线上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组织咨询机构与重点企业结对子,开展贯标宣贯培训等活动,推动企业实施本质贯标。至2023年,力争新增通过贯标企业100户以上,规上企业贯标覆盖率超过10%

(三)实施千企上云工程,促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中的普及应用。以规上企业为重点,推动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深入参与产业链分工合作,实现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库存等业务的在线协同。力争至2023年,全市新创成星级“上云”企业1000户以上,规上企业星级“上云”覆盖率超过50%

9. 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引导企业通过嵌入传感器、控制器等数字化技术改造非数字化装备,推进企业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等云化,加快数控技术应用推广和数控设备联网集成,实现设备上云和创新应用。深化互联网进企业、入车间、联设备,对工业现场哑设备进行网络互连能力改造,支撑多元工业数据采集,积极构建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工业信息基础设施框架体系。

10. 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以规上企业为重点,分县区、分行业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活动,推动服务机构与规上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上云意识,引导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实现深度上云

11. 提升企业“上云”实效。有效整合工信部门、工业企业、服务机构三方力量,深入企业一线,呼应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上云产品和数字化改造方案,通过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体现上云价值。

(四)实施万企联网工程,夯实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良好支撑体系。推动广大中小微企业加快接入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依托平台线上采购、仓储集拼、分销流通、供应链金融等功能,主动融入产业链体系。

12. 推进企企通工程。鼓励引导工业企业接入100M以上互联网专线,支持企业运用5GIPv6、工业无线等技术和信息工业设备升级内网,推动信息技术(IT)网络与生产控制(OT)网络融合。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落实《宿迁市5G网络空间布局规划(2020-2025)》,注重提高工业集中区、化工园区等区域的5G网络覆盖密度,积极引导新建企业优先采用5G网络。力争2023年,5G 网络实现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覆盖高品质宽带实现大中型企业全覆盖。

13. 推进企业管理数字化。聚焦规上企业,推进企业应用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人、财、物、事等企业资源管理功能,科学配置资源,优化运行模式,改善业务流程,提高决策效率。推动中小企业对接应用双跨类、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动融入产业链供应体系,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互动创新、协同制造、融合发展的能力,形成数据驱动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14.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进一步深化 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促进新兴技术与平台集成应用,实现与行业知识、工业模型等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围绕20条重点产业链探索并培育新技术在质量检测、预测性维护、智能排产、安全可信等细分场景的融合应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组织协调。全力推动相关支持政策和重点工作措施落地落实落细,努力形成全市市县联动、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将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情况列入高质量考核体系,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

(二)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引导企业推行首席信息官(CIO)制度,设立专门信息化部门、配备专业信息化人才,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建立企业首席信息官(CIO)联盟,组织开展论坛沙龙、政策宣贯、研习交流、走访游学等活动,努力培育我市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应用人才队伍。

(三)引进培育专业机构。深化与京东科技、阿里、腾讯等开展工业互联网领域战略合作,推动工业互联网服务机构联合开展咨询诊断、解决方案攻关,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项目。分产业链、分区域组织现场观摩、研讨交流和专题培训等活动,搭建企业与专业机构之间对接交流平台。加大本地专业服务机构培育力度,支持业务拓展、促进发展壮大。

(四)强化工控系统安全。鼓励和支持劳动力密集、安全风险高、作业环境恶劣的行业,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关键工序自动化、信息系统融合等领域,深入实施机器换人,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定期举办企业信息安全知识专题培训,依托测评中心、专业机构力量,对重点企业、关键系统组织开展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专项检查评估,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整改提高,确保重要工控系统安全。

(五)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强化宣传引导,挖掘一批转型效果好、示范性强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先进典型,采取编制印发案例集、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广大企业更新发展理念、激发内生动力。组织产业链龙头企业参加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中国(南京)软博会等活动,积极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强化“5321”工程专项资金导向作用,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标识解析节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重点创新方向支持力度。建立全市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库,对入库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管控体系、关键工序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此件公开发布)

宿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         2021524日印发

相关信息